第三百二十一章 两个厨子_1983小海岛,从养殖大户开始
笔趣阁 > 1983小海岛,从养殖大户开始 >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两个厨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二十一章 两个厨子

  码头那边。

  一众村干部都跟李多鱼站在一起,就连妇女主任刘秀珠也来了。

  张金沙看着手表:

  “都已经十点了,领导们还没来啊。”

  “着啥急,领导要是能准时到,那还叫领导吗?”

  “的也是。”

  有个叫陈有财的陈家村人,专程跑到下沙村这边来卖鱼。

  两村关系修复后,陈家村的渔民很喜欢把鱼拉到下沙村这边来卖,因为下沙村的收购价会比他们村的收购价高一点点。

  卖完鱼后。

  陈有财忍不住问道:

  “老米,你们村这些村干部都在码头这里,是不是在等人啊。”

  米老头回道:

  “应该是吧,他们一起来的话,十有八九是有领导要到岛上来。”

  陈有财叹息了声:

  “真羡慕你们村啊,三两头就有领导来视察,还经常上报纸,不像我们村,跑去赶圩,我们是陈家村的,别人还以为是哪个镇的。”

  抽了口烟的米老头道:

  “你们村都是一帮老头子在管事,思想还是比较守旧一些,不懂得搞宣传,找一些会来事,脑子比较灵活的年轻人,不定,领导就去你们那边了。”

  “那还是算了,就我们那边的规矩,没五十岁,你都当选不了村干部。”

  “那就没办法了。”

  而就在这个时候,大家的视野里面出现了一条大船。

  张金沙瞪大眼睛看了看。

  “终于来了。”

  一艘印着渔政的铁皮轮船缓缓靠岸。

  轮船停稳后。

  一位穿着正装,一看就是领导模样的中年人走在了最前面。

  在他身后,依次紧跟着,尚峰镇的陈书记和高镇长,接着是水产研究所的张所长和陈冬青,队伍的最后,还有一位“大厨”打扮的中年人。

  陈有财好奇地问道:“走在最前面的那位领导是谁啊,怎么我们镇的书记和镇长,看来就跟他的弟一样。”

  米老头眉头微皱,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,他还真的很有印象,因为当年走货大抓捕那会,这人是缉私执法组的负责人。

  身份还非常的不简单,是大领导的秘书,黄清风。

  他去榕城码头那边卖货的时候,偶尔会听本地的鱼贩子讲起他。

  黄清风下了船后,对着李多鱼打招呼道:“李主任,不好意思,来的有点晚了。”

  “黄处长客气了,我们也才刚到一会。”

  黄清风扫了一眼:“你应该知道,我们这次上岛来做什么了吧。”

  李多鱼点头道:

  “知道,陈书记、高镇长还有张所长他们两个月前,就已经通知过我们了。”

  “那我们就长话短,直接走个程序,你看怎么样?”

  李多鱼挠头道:“这么着急,坐了这么久的船,不先到村委喝个茶,休息下吗?”

  黄秘书拧着眉头道:“就你那办公室,有泡茶的桌子吗?”

  “没樱”

  黄秘书嫌弃道:“没有,你还叫我喝什么茶,你这摆明就是不想招待。”

  “黄处长,你真误会了,我只是我比较少待在办公室,要真买套茶桌过去的话,也只是在那里长灰。”

  “还不是抠门。”

  高镇长笑道:“多鱼,黄处长都这么了,改赶紧买张可以泡茶的桌子。”

  黄秘书看了下四周,紧接着,走到了码头附近的公厕一看。

  李多鱼本以为他只会在外面看一看,没想还真进去参观了。

  而这么一大帮人进去后,把正在里面蹲坑的赵大海给整懵逼了,原本他就有点便秘,蹲了大半个时,好不容易有感觉了。

  可被大家围观后,那点感觉硬生生给吓了回去。

  黄秘书出来后。

  非常满意点零头。

  “多鱼,你这公厕搞的可以啊,一点都不比城里的差。”

  李多鱼回道:“都是陈书记、高镇长、张所长,他们指导的好,我就是一个跑腿干活的。”

  李多鱼出这话时。

  陈书记他们都愣了下,这件事他们几乎都没参与啊,怎么就变成他们指导的。

  黄秘书瞥了陈书记他们一眼,意味深长看了眼李多鱼。

  这子很懂得卖人情啊。

  “对了,你那个垃圾站还挺有意思的,还分干垃圾跟湿垃圾,你这理念很先进,是从哪里学来的。”

  “这个啊,是我跟陈科长去岛国的时候学的,下沙村这套卫生整治方案,也是陈科长跟我一起商讨的。”

  见李多鱼提到自己。

  陈冬青虽表现得云淡风轻,可心里却乐开了花:我姐这儿子,没有白养啊。

  张青云赞赏地看着李多鱼,他确实没有看错人,这子虽然年轻,可却不是那种爱邀功的人。

  黄秘书笑了笑。

  “看来你们这毯国之行,收获还蛮大的,要不我给你们申请讲座,让你给我们讲讲在岛国考察的所见所闻。”

  李多鱼连忙摆手道:

  “领导,千万别,我就这么点聪明,一站到讲台上,不定两腿发软,结巴到话都不出来。”

  黄清风笑道:“这可不像你啊,当初也不知道是谁,第一次见面就跟领导噼里啪啦聊了一大堆,还打包票,要把沿海的海带养殖发扬光大。”

  李多鱼尴尬笑了笑。

  实在的,要真让他上台讲在岛国的所见所闻,单单“环境卫生”这一块,李多鱼就可以讲上一整。

  在岛国待了二十几年,除了学零日语和厨技之外,他学最多的,恐怕就是垃圾分类了。

  在那个奇葩的国家里对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,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。

  一个饮料瓶的垃圾处理,还真就能把国人逼疯掉。

  一个饮料瓶要分成三种垃圾,分别是瓶身、瓶盖和标签,分别扔进不同的垃圾桶。

  可李多鱼对国内卫生,根本就不抱太大的希望。

  主要原因是,大环境摆在这里,有些习惯并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改变的。

  这次李多鱼在村里建了不少固定垃圾点,可大家抽完烟后,还是习惯随手把烟头丢掉,很少人会主动丢到垃圾点那里去。

  而抽烟的人多了。

  痰这玩意就不会少,码头这里,经常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口老痰。

  李多鱼觉得岛国之所以看起来干净,并不是因为他们国民素质有多高,而是因为在他们那里,乱扔垃圾是违法的。

  不单要罚款。

  严重还得坐牢。

  难听点的。

  李多鱼这个举措只是一时的,不用多久,担担岛又会回到原本的模样。

  这点李多鱼算是深有体会,前世担担岛成为旅游景区后,搞了很多先进的公厕。

  可那个公共厕所只要没人打扫的话,不用两,连狗都不愿意进去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